
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中小学笔试《综合素质》模拟试题
1.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的著名教育家( )。
A.杜威 B.马卡连柯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2.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当是( )。
A.师道尊严 B.唯我独尊
C.平等中的首席 D.跟随学生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最高级的需要是(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尊重的需要
4.学生喜欢自然科学和数学,其认知风格是( )。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沉思型 D.冲动型
5.学生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
A.传授知识 B.发展学生的智力
C.形成技能 D.培养个性
6.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 )。
A.教育超前与政治经济发展 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的状况
聚师网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赫尔巴特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他认为在教学中,既没有“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故本题选D。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角色观。在研究性学习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教师对于教学的“控制”,对于学生的“权威”,不是一种机器式的或者外部强加的,这种教学的“控制”与“权威”是建立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种“平等中的首席”。这种“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角色观,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假设。故本题选C。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他认为人类的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彼此重叠的,它们排列成一个由低到高逐级上升的层次。其中,最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接着是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处在最高层次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故本题选C。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场独立型认知方式。场独立型是指很容易将一个知觉目标从他的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能力。场独立型学生一般偏爱自然科学与数学,能够独立思考和学习,不易受到暗示。故本题选A。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智育的概念及任务。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其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智力。故本题选B。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2)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3)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4)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政治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但是二者常常并不平衡,教育有时超前于社会的发展,有时又滞后于社会的发展。故本题选C。